期刊导读

人力资源管理中工效学的应用

来源:人类工效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年07月07日 12:40:59

工效学是指根据人的生理、心理和身体结构等因素研究人们在生产劳动中的工作规律、工作方法、工作程序、作业环境、细微动作、疲劳规律、劳动安全与心理卫生等问题,并通过研究人、机器、环境的相互作用,合理分配人和机器承担的操作职能,从而为人创造出舒适、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使工效达到最优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一、运用工效学进行岗位设计

岗位设计是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将工作内容、工作资格和报酬合理有效地结合,制定出每个岗位的任务、责任和权力,通过满足员工和组织的需要来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一种管理方法。

岗位设计是否得当对于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提高员工的满意度以及工作效率均有重大影响。因此,企业在设计工作岗位时,应考虑自身生产经营特点,结合工作内容的激励因素与劳动者作业区域、作业设备、劳动环境等情况,应用工效学原理进行系统分析,寻求符合人生理心理规律的最佳方法,使劳动者在从事各种工作活动时,能够感到舒适、方便、安全、不易疲劳。例如:人的短期记忆容量在七个元素左右。如果某一工作对人的短期记忆有要求,在系统设计时就不能超过人的短期记忆容量限度;否则,人将会因超过短期记忆容量而遗忘过多的信息,导致错误的发生。因此,工作岗位应当满足“位得其人,人尽其才,适才所用,人事相宜”的要求。

二、运用工效学进行招聘与选择

员工招聘是企业人力资源部的一项重要工作。成功的招聘是企业管理的催化剂,可以让企业获得所需人才,为企业注入新的血液。同时,还可以增加团队凝聚力、激励团队士气;但失败的招聘可能给企业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招聘员工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员工与企业的绩效。

企业招聘员工实质上是从应聘者中选择最适合特定工作岗位要求人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企业首先应考虑自身生产经营的特点,根据职务分析结果确定所需招聘人员的数量和质量要求,并制定人力资源规划和工作说明书;随后,发布招聘信息,对求职者所投资料进行初选,初选出适合相应岗位的候选人;最后,对初选出的岗位候选人通过面试进行考核。在考核过程中运用大量工效学中心理问题等知识,对求职者进行个性心理问卷、能力倾向测验、投射性测验、公文筐测验和心理健康问卷等等一系列测试,作为企业最终确定录用人员的依据,帮助企业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了解求职者的心理素质、潜在能力等。

三、运用工效学进行教育与培训

员工的教育与培训、创新能力及其素质的提高都与企业生存发展息息相关。它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宝贵的辅助手段。因此,企业不仅要适应自身发展需要,还应满足员工成长需要,做到员工的教育与培训制度化、经常化。

员工的教育与培训可以根据生理心理学原理并结合运用“动力定型”,促使员工形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帮助减少有意识的思考,减轻脑力的负担。因此,员工的教育与培训可采用以下培训手段:

分散培训可以消除大脑神经过程所产生的抑制。

对于结构复杂的技能培训,应结合工效学在工作研究的基础上,将操作技能分解为若干个操作动作,充分利用图片和操作指导书,讲解操作动作;在讲解的基础上,再进行操作实践。

在培训中,充分利用工效学中的疲劳规律知识,合理应用电化教学手段(如幻灯、录像、电影、计算机等),强化培训效果。例如:通过慢镜头,既可以将新学习的技能与已经掌握的技能进行对照比较,以此加强技能的迁移作用;又可以将错误动作与正确动作进行对照比较,以促使错误动作与正确动作分化。

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培训内容不仅要与培训对象的现有岗位相一致,还要与企业的激励机制和员工个人职业生涯设计相结合。

四、运用工效学进行考核与测评

一套完善的员工考核体系,可以帮助企业准确获知员工的绩效目标,准确衡量员工的贡献,从而不断促进企业进步和发展。然而,企业实施绩效管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循序渐进,不断完善。因此,企业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必须进行测评。目的主要是了解岗位因素的变化,进行合理的岗位设置;然后,衡量人员素质的变化,将合适员工放在合适的岗位;最后,明确人机岗位匹配的情况,及时发现企业及员工中的问题,合理进行人员的调整。

上一篇:款电饭煲人类工效学测评

下一篇:浅谈技术美学

Copyright © 2021 《人类工效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